首页

vivi女王调教直播是哪个软件

时间:2025-05-29 22:35:23 作者:修订后的《快递暂行条例》即将施行,快递包装“瘦身增绿” 浏览量:83470

  修订后的《快递暂行条例》即将施行,填补快递包装治理制度空白——

  快递包装“瘦身增绿”(大数据观察)

  今年6月1日起,修订后的《快递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首次增设“快递包装”专章,填补了快递包装治理的制度空白,为快递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作为快递大国,目前我国快递业已进入千亿件时代,2024年快递业务量超1750亿件,同比增长21.5%。规模巨大、增速迅猛的快递业务带来了快递包装的大量使用和废弃,包装治理也成为快递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目前,快递包装治理有哪些成效?行业绿色转型如何深入?记者进行了采访。

  设计生产

  纸箱更环保 胶带更“绿色”

  “支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生产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快递包装。”

  ——《快递暂行条例》

  “快递废弃包装主要由商品包装、电商包装和寄递服务包装等混合构成。”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主任朱丽介绍,从材质上看,包括包装箱等纸类和胶带、充气填充物等塑料类两种。锚定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目标,快递包装正在从源头“改头换面”。

  浙江平湖市,景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成吨废纸运至打浆车间后,经破碎、过滤、提纯、干燥等流程,一张张原纸下线。

  “快递包装使用的瓦楞纸,全部来自回收废旧纸箱。”公司总经理胡忠华介绍,经过工艺提升,目前每生产1吨瓦楞纸浆,大约消耗1.1吨废旧纸箱。“原纸进入纸箱加工车间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会再次运回造纸厂,不仅实现了废纸循环利用,还做到了废料内部消化。”

  原料可循环,包材再“升级”。移步包装实验室,一款中号快递包装盒正在进行抗压测试。“通过与下游快递企业开展协同研发,瓦楞纸箱的耐压度显著提升,如今3层瓦楞纸箱可抵过去5层的强度。”胡忠华说。

  这边,纸箱更加环保;那头,胶带更加“绿色”。

  安徽南陵经济开发区,安徽华意包装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化产线上,一卷卷胶带迅速成型。这些看似平常的胶带,暗藏科技密码。

  “回收废旧纸箱打浆时,总会剩余大量难以处理的胶带,形成工业垃圾。”公司总经理王俊香说,经过5年技术攻关,公司已实现全生物降解胶带的产业化制备,年产能达6亿平方米,“目前这款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京东物流、顺丰速运等多家企业,市场需求稳步扩大。”

  针对一些高频退换货商品,中通快递研发推出“多生命”纸箱,纸箱顶部有3条水封胶条,可反复使用;在物流仓储使用场景,顺新晖杭州物流中心以可循环绑带替换一次性塑料缠绕膜,每年可少用300吨塑料……

  “《条例》内容主要针对快递企业,但对包装生产企业、回收利用企业等相关主体同样具有牵引倒逼和激励约束作用,前端协同减量有助于形成快递包装绿色供应链。”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数据显示,目前已有上百家企业的248个包装产品通过绿色产品认证。

  流通使用

  原装直发“上量” 包装耗材“瘦身”

  “优化快递包装方式和包装结构设计,节约使用包装物。”“推广商品原装直发,减少寄递环节的二次包装。”

  ——《快递暂行条例》

  流通使用是快递包装治理的主要环节。在快递物流这张大网上,成千上万的快递包裹通过原装直发、智能仓储,实现“轻装上阵”。

  步入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浙江杭州智能产业园,24米高的全自动立体仓库内,高速堆垛机来回穿梭、托盘输送系统有序运转,约4万件各类商品正快速流转。

  “立库主要处理家电家居等原包货物,无需二次包装,直接贴签发货。”园区负责人高佳琪介绍,通过与厂家沟通合作,原装直发占比从几年前的约5%提升至去年的25%,今年有望进一步增长至40%。

  借助原装直发,2024年京东物流减少二次包装超10亿件;通过强化协作,2024年韵达浙江省云仓助力电商企业减少二次包装超300万件。

  智能化为快递包装“减量”增添助力。中通云仓杭州塘栖电商仓配中心,分拣打包员扫码录入订单信息后,系统便根据商品品类、数量、尺寸等信息智能弹出推荐箱型。

  “我们对仓储系统进行升级,增加了包材智能推荐功能,让每个纸箱都物尽其用。”中通云仓市场品牌部负责人徐永贵介绍,经过多次迭代,功能准确性已达90%以上,按照仓配中心日均单量1.2万件测算,耗材使用量整体可降低约20%,目前已在全国近300个仓库推广应用。

  放眼快递物流网,绿色包装正在更多场景落地。荔枝寄递旺季,海南顺丰速运用上自发式气调保鲜箱——“丰调箱”,无需冰袋、预冷操作,既让2.5公斤荔枝包裹“瘦身”约1公斤,还大幅延长水果保鲜期;针对贵重工业品运输,德邦快递采用循环围板箱代替传统的一次性木包装,有效降低包装耗材使用的同时,保障运输过程质量安全……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智能装箱技术让包装耗材减量达到20%,中转环节循环包装实现全覆盖。

  今年,国家邮政局将多维推进行业包装绿色治理,大力推广原装直发,开展全国性快递包装抽查,发布循环包装应用典型案例,推动同城快递使用可循环包装比例提升到10%。

  回收处置

  投放智能回收箱 包装治理成闭环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鼓励在快递经营场所和企业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其他适当场所设置包装物回收设施设备。”

  ——《快递暂行条例》

  网点驿站是快递包装流转的最后一环,也是包装治理形成闭环的关键。各地末端快递站点,如今也“绿意”渐浓。

  临近中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白沙邮递服务站内人来人往,取完快递的师生顺手将纸箱投入回收箱。工作人员定时进行拣选、处理、收纳,再将这些纸箱免费提供给师生寄件使用。

  “最初设置回收箱,主要为避免纸箱散落影响环境,随着快递量激增,废弃纸箱也大幅增加,于是我们启动了这个‘回箱计划’。”浙江大学邮递服务站负责人高国强介绍,目前,服务站每天进港快递近万件,其中90%所用纸箱来自回收再利用,节能减碳效果可观。

  站点门口的绿色数字大屏上,物流数据、绿色行为、绿色积分等数据实时跳动,师生们的环保行为在这里化作可视化数据。“我们与浙江大学邮递服务站合作启用高校绿色数字化管理系统,上线了‘绿色公益账户’,借助算法将步行寄取、包装循环等场景行为转化为碳积分,通过积分激励构建绿色数字生态。”菜鸟校园驿站绿色公益负责人昌雪莲介绍,系统启用以来,平台绿色积分连年增长,用户环保意愿持续增强。

  在海南省居民身份证制证中心,邮政企业揽收点以可循环快递箱进行封装,大幅降低单个邮件包装成本;在广东深圳市,顺丰在15个营业网点投放智能回收箱,累计回收废旧物资近4000公斤;在浙江,去年全省实现旧纸箱重复利用超9200万个,同比增长约12%……通过强化末端回收治理,快递业传统的“制造—使用—废弃”的线性模式,正加快转变为“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体系。

  “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涉及生产、使用、回收、处置等多环节和多个部门职责,全链条共同发力是实现标本兼治的关键。”朱丽说,《条例》明确了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相关主体的责任,实现了法律与标准、政策协调衔接,标志着快递包装法治实施体系进一步完备。下一步,国家邮政局将推进快递包装系列标准和政策落地,引导快递包装产品、技术和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本报记者 韩鑫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9日 第 07 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6月15日起 京广高铁武广段复兴号列车按时速350公里运行

“如今,美国民众对中医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在不断提高。”黄宪生表示,在36年的行医经历中,有很多当地患者通过中医药获得了疗效。“有一次,一位接受化疗的患者尝试辅以中医药治疗,很大程度减轻了他出现的不适症状。”他说,中医与西医分属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各有各的优势。中医崇尚自然疗法,能和西医相互补充。

浙江杭州:中外运动员打卡《富春山居图》实景地

法国前总理、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拉法兰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是中法品牌高峰论坛举办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论坛连续举办并迎来了丰硕的成果。中法的重要人士、合作方和赞助方的参与,是中法之间团结和凝聚力的最好证明。

自然资源部:强化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修复

上海市静安区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敏表示,单声虽长期旅居英国,但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始终未变。他把毕生收藏的流失在海外的文物、字画全部无偿捐赠给家乡泰州,是一个有大格局、有大爱的人。当孙辈问他:“是国家重要,还是家重要?”单声回答:“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我们的根在中国。”侨联要结合学习贯彻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团结凝聚广大海外侨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中网热”照见中国网球新突破

专程从台湾赶来参会的富连成社传人代表哈忆平,特别将富连成社在台湾的京剧剧本等众多历史文献资料现场赠送给了富连成社叶家后人。这些珍贵历史文献是海峡两岸京剧人同根同脉、骨肉相亲的历史见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的青年演员们现场表演了富连成社社训、社歌及相关戏曲节目。

“智汇三江源”青海引多领域人才助力新青海建设

编造民生政策谣言误导公众。10月,有自媒体利用网民对社保、医疗等民生话题的关切,编造涉公共政策、社会民生领域不实信息,骗取流量、损害社会信任,造成负面影响。如假冒权威发布“2024年医保缴费新政:职工医保缴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X省将推行按工龄退休”等假消息,误导公众;编造“护照号码EL开头的为失信人员”谣言,将“个人征信”与护照号码无端关联在一起,制造耸动;借“秋粮收获”之际造谣“中储粮决定停止对外收购玉米”,企图扰乱市场秩序进而从中牟利。还有网传“上海成功申办2036年夏季奥运会”“苏锡常将设立经济特区”等不实信息,均为个别网民捏造。这类谣言迷惑性强、传播速度快,严重干扰社会认知和预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